情调小说

字:
关灯 护眼
情调小说 > 书籍1339182 > 第五章:李直学下山

第五章:李直学下山

第五章:李直学下山 (第2/2页)

老人在讲课时,黄义明与诸葛达站在一旁聆听,不便打搅。直到老人讲课告一段落,二人方向老人作辑见礼。诸葛达说道:学生参见老师。黄义明则说了一句:先生“复性”之说讲得太好了。李直学早已认不得诸葛达是谁,因为诸葛达听老人授课时,尚是少儿时,现已是中年人。诸葛达只好先自我介绍,然后将黄义明介绍给李直讲认识。黄义明则向李直学说明了来意,并表示李先生如愿下山讲学,乐山城将给予一品俸禄待遇。
  
  老人则答以:士人以下为己任,如能下山讲学,救民水火,自己又何需俸禄。只是峨嵋山距乐山有百里之遥,自己这把老骨头还岂能下得了山?
  
  黄义明道:先生如有意下山,当设法弄到坐骑。此后与诸葛达到万年寺中,好说夕说,花五十两银子,从庙中买了一匹马,以让老人能骑马下山。且说当时买匹马为何如此之难呢?原来经八大王张献忠屠蜀及清兵入川之役,四川人口人大量减少,百姓无粮可吃,马匹也大多死于战乱之中。乐山城虽已建立,城内亦乏坐骑。黄义明、诸葛达因依仗年壮且有武功在身,步行上山并不感到吃累,而让李直学这样一位花甲老人走路下山,则有些勉为其难了。
  
  李直学见黄义明与诸葛达已买到下山坐骑,心中十分高兴,执意要带黄义明与诸葛达游一下万年寺及周边景观。当然他先得打发掉自己身边一帮从学的孩子。他对这群孩子说道:我明日要下山到乐山城讲学了,不再能给你们授课了,如若继续想学复性之学,可到山下乐山城找我,如仅是读书识字,可由我的学生夏文来负责。随后他指着身边一个高个青年说道:你听明白了吗,你以后当代我之位来教授这批学生。此高个青年即是夏文,连道明白。
  
  随后,李直学带黄义明与诸葛达先步入万年寺。他指着一间高大圆厅对二人说道:此殿奇特之处在全无粱木,称无梁砖殿,是大明万历二十八年(1600年),明神宗朱翊钧为给其母亲慈圣皇太后祝寿,赐金诏令寺住持台泉禅师修筑的,并赐寺额“圣寿万年寺”。此是万年寺得名的原因,先此本寺名“白水寺”。李直学又指着圆厅所罩一尊高大的普贤骑象的铜像对二人说道:传说宋初有普贤菩萨在峨嵋山显相,因此太平兴国五年(980年),宋太宗召白水寺僧茂真禅师入京,赐黄金三千两,并要其与命官张仁赞同返成都,购得黄铜三十万斤,铸就此像。因此这尊普贤骑象铜像,也是万年寺的镇寺之宝。
  
  随后,李直学带黄义明与诸葛达走到寺外他先前讲学的池塘边对二人说道:此水池名“白水池”,是在中华文化史上大大有名的一个景点。因该池位于平坦的山坳中,水明如镜,每于夜深,月影倒映,美不胜收,因此又名“明月池”。而当年唐代大诗人李白临此,因留恋白水池景色之美,久驻不去,有寺僧广浚特为之抚琴助兴,李白则以诗相赠:
  
  听蜀僧浚弹琴
  
  蜀僧抱绿绮,西下峨眉峰。
  
  为我一挥手,如听万壑松。
  
  客心洗流水,余响入霜钟。
  
  不觉碧山暮,秋云暗几重。
  
  后人为纪念此事,曾于白水池边立碑《唐李白听广浚禅师弹琴处》。而李白在白水池畔留下的另一首千古名作是《峨眉山月歌》:
  
  峨眉山月半轮秋,影入平羌江水流。
  
  夜发清溪向三峡,思君不见下渝州。
  
  想不到时隔了四百年后,又有一位大诗人苏轼来到了万年寺白水池畔,他接续李白的诗境写道:
  
  峨眉山月半轮秋,影入平羌江水流。
  
  谁若不识谪仙语,请于夜半时登楼。
  
  言及万年寺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盛况,李直学讲得兴致勃勃,黄义明与诸葛达自然也是听得入迷。随后二人扶李直学上马,开始下山之行。而经过所过山岗时,仍见昨日所见之犬守护在一个坟牌前,对过往行人狂吠不已。黄义明不解,问李直学此犬来历?老人叹了一口气说道:此乃忠犬护主坟啊!它蹲在此坟前是向过往行人哀嚎自己主人的去世。
  
  原来此狗的主人六年前去世入葬后,此狗便来到整个墓地里逡巡,在找到主人的墓碑后才停下来,对行人哀嚎,似哭泣。六年多来,风雨无阻。白天在墓地里走动,晚间在墓碑旁睡觉,家人将其带回,晚间狗仍回墓地。家人无奈,只得每天往坟地送狗粮。
  
  听罢老人所述,黄义明叹了一口气说道:时当乱世,人性沦丧,尚不如狗性忠诚,先生真该到乐山城讲讲复性之学了。
  
  2023年8月12日校审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和离后,神医王妃野翻全京城 十八道金牌追令,开局混沌道体! 越界心动 Apop之我在首尔当外教 NBA:开局满级力量,库里被我惊呆了 娇软美人在末世封神了 龙族:从西游记归来的路明非 赘婿出山 泥泞 股神传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