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调小说

字:
关灯 护眼
情调小说 > 大唐小兵 > 第0010章.活人炼丹

第0010章.活人炼丹

第0010章.活人炼丹 (第1/2页)

看到他们两人抱头痛哭,王食和他那些衙役兄弟们一下子就呆住了。
  
  大家哪里还敢大吃大喝,一个个都小心翼翼地等着。
  
  “大娘,您怎么会在这里?”
  
  陈有德父母死得早,家里亲戚又不待见他。
  
  小时候多亏邻居张大娘照顾,一把屎一把尿地把陈有德拉扯大。
  
  好在他天资聪颖,又知道读书自有颜如玉,读书自有黄金屋的鬼话。
  
  十八岁的时候进京赶考,通过了超级公务员的考试。
  
  并且取得了不错的名次,虽然没钱贿赂上面的人,但最后还是一波三折,有惊无险的当了个县官。
  
  这就是陈仓县!
  
  他才有今天!
  
  看到真是自己的救命恩人,陈明德像小孩子一样大声痛哭,又倒头就拜,不住地施行大礼。
  
  张大娘哪里经得起,赶忙把他扶住,说道:“你爹妈死得早,我看不过去。就是因为你人虽小,但很聪明,我就看上了你这一点!”
  
  所以,尽管是邻居,该帮的就帮。
  
  “大娘,你怎么到这来了?”
  
  陈有德站起身来之后抹干眼泪,看了看这周围黑茫茫的一切,一副全然不解的样子。
  
  “要怪,就怪张老财和那老秃驴。”
  
  秃驴,是当时唐朝骂和尚的一种俗语。
  
  唐朝的佛教寺院势力是非常大的,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嵩山少林寺。
  
  据说,有少林棍僧救唐王李世民的传说。
  
  后来,李世民当皇帝之后就恩准少林寺,可以喝酒吃肉。
  
  这在当时可是件大事!
  
  因为和尚戒酒戒色,也戒肉!
  
  “老秃驴?”
  
  尽管陈有德也是个聪明人,但对张大娘没头没脑的话,还是有些奇怪。
  
  张老财他是知道的,他小时候是村子里的一个土财主。
  
  “自从你离开家乡后,我和我的儿子被老财给害了。家里最后一亩田地,也被他耍心眼给收了,我们就成了无地流民。”张大娘抹了抹眼泪,啜泣道。
  
  “当地老财,就是张财主?”
  
  “是的!”
  
  “老东西,我从小也没有少受他欺负,看我不狠狠地教训他!”
  
  人是记仇的,君子报仇,十年不晚。
  
  对于他这种人来说,别说是十年了,哪怕是一百年都不会忘记的。
  
  “你千万别这样,老财现在可不得了!”
  
  “有什么不得了的,他可是皇亲国戚!”
  
  皇亲国戚在封建社会可是金字招牌,比什么都管用。
  
  陈有德一听,刚才还是怒发冲冠,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,一下子就收了回去,连忙问道:“怎么可能是皇亲国戚?他不是个前朝落魄贵族?家里倒是有些良田,平时就喜欢欺压我们这些可怜的农民的!”
  
  唐朝也是个典型的封建社会,皇帝权力只到县级,到下面农村,就依靠宗族的势力进行统治了。
  
  通常在村里有里长,没有村长的说法。
  
  这就是十里八乡的由来!
  
  “你是朝为田舍郎,暮登天子堂!有些事,你真不知道。”
  
  “大娘,跟我好好说说,我管他是不是皇亲国戚,我一样有办法对付他。”
  
  嘴里虽这么说,但陈明德到底能不能对付,心里还是有数的。
  
  别说他是小小县令,哪怕真是当今大人物,恐怕也还得要好好掂量掂量。
  
  毕竟人家是皇亲国戚!
  
  只要是跟皇亲国戚有关系,这种人通常和地方官的关系都是搞不好的。
  
  彼此都有可能不买对方的账,从而导致很多事件发生。
  
  “你既然硬要我说,那好吧。他在你走之后收了个女儿!”
  
  “收了个女儿?他不是有个儿子?”
  
  陈明德清楚地记得,老东西的儿子曾经多次欺负过他。
  
  好几次,他在经过他们家时,还故意放狗出来撕咬他。
  
  好在陈明德个头虽小,但是跑得非常快。
  
  再加上自己当时也非常拼命,那些狗却没法奈何得了他。
  
  尽管如此,儿时的痛苦记忆是非常深刻的。
  
  只要有机会,能够报仇,为什么不报呢
  
  “他的确是有儿子,是个泼皮无赖,只可惜是个傻儿子!”
  
  “他没有一个正常的,这也许是报应吧!”
  
  “自作孽不可活。”
  
  “女儿从何而来?”
  
  “我们那里,前些年发生了严重灾荒,有很多逃难的到我们那里来。他看到小姑娘长得伶俐可爱,就收她做女儿了。”
  
  “小姑娘难道没大人陪伴吗?”
  
  “大人都饿死了。”
  
  张大娘的话是很准确的,隋唐时期的关中平原,由于连年战争,人口大量减少,粮食产量也非常地低下,发生灾荒是最正常不过的。
  
  在南北朝时期的关中平原,发生灾荒的频率就更多了。
  
  “原来是如此!”
  
  陈明德知道,在十几年前关中大旱,饿死了很多人。
  
  连当时朝廷都震动了,赶忙去赈灾。
  
  以至于洛阳的含嘉仓,把隋朝时期的存储粮食都快挖光了,这才解决了一部分问题。
  
  要知道,含嘉仓可是当时的天下粮仓,全国有九成的粮食都集中在这里。
  
  但是,灾荒后果是无法挽回的,那就是人的性命。
  
  这场灾荒已经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,其中就包括小女孩可怜的父母。
  
  “小女儿后来应召入宫,我只是听说,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。这个老财,这些年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,家里的地产也一天比一天多!”
  
  父以女贵,想必这个女孩在进宫之后得到了宠信,自然会得到大量赏赐的。
  
  一个人在宫廷里无忧无虑,花都花不完,就必然会把金银财宝交给她的父亲了。
  
  尽管这个张老财不是个好东西,可是在这点上也算得上是做了好事,回报也是非常丰富的。
  
  “原来如此!大娘,该主持公道的,还要主持公道。到时候我参他一本,给你夺回你的田产,你看如何?”
  
  “夺回田产,我不指望了。”
  
  “这?”
  
  陈有德对张大娘的态度感到有些失望,明明可以帮她的,可是她却不愿意接受。
  
  “但是,我儿子……说来说去,真是很郁闷!”
  
  原来,张大娘心心念念的是自己儿子,这也情有可原,陈有德一下子就明白了张大娘的心思。
  
  “你的儿子?就是俺家兄弟吗?”
  
  “是,一说到你家兄弟,我也是气不打一处来。当初要他好好读书,可他死活不肯听,一天到晚,就知道摆弄一些奇技淫巧,这也就是命。”
  
  在以农为本的封建社会,除了读书,其他都是下品。
  
  正所谓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。
  
  这奇技淫巧,更是不务正业了。
  
  “兄弟不喜欢读书,他也许知道自己不是块读书的料!”
  
  陈有德也知道,他那兄弟不是读书的料,因为他们小时候都在一起玩大的。
  
  兄弟帮陈有德找东西吃,陈有德教兄弟认字。
  
  可是,不管陈有德如何努力,他兄弟还是斗大的字,不认识一箩筐。
  
  “不是块读书的料就罢了,一天到晚摆弄一些木头,真是气死老娘了!”
  
  原来,张大娘儿子叫张大富,从小到大不喜欢读书。
  
  但是,特别喜欢做木工活。
  
  这一点,陈有德是知道的。
  
  那小子做出来的小模型、小玩具,真是非常灵巧。
  
  陈有德还清楚记得,他兄弟曾给他做过木雕菩萨。
  
  这菩萨看起来,比洛阳龙门石窟的菩萨还要逼真。
  
  而且更为牛逼的是,这菩萨还会活动。
  
  他兄弟用一根细绳做发条,菩萨可以通过这发条走很远的路。
  
  这种会走路的菩萨,他陈有德还是头一次见过,所以印象非常深刻。
  
  还有一些小猫小狗的小玩意,就更不用说了。
  
  用一句话来描述,那就是巧夺天工。
  
  可惜,陈有德自己一心只想考取功名。
  
  家里的四书五经,还有其他诸子百科,都被他翻烂了。
  
  此外,他还喜欢看些杂书,其中就有唐代最早的小说,即《搜神记》。
  
  一天到晚就只知道在房间读书,两耳不闻窗外事,一心只读圣贤书。
  
  他除了读考功名的书之外,那些杂书也使他的思路非常开阔,不像一般读书人一样,只知道读死书。
  
  后来,虽然参加了考试,差点名落孙山。
  
  如果不是上面有人替他说话,恐怕现在还是个穷读书人。
  
  “我弟弟,难道也在这酒肆之中?”
  
  陈有德突然特别想见自己的这个不喜欢读书的弟弟,说不定可以利用他喜欢做木工的特长,在自己的这个巧立的名目上挣点银子花。
  
  老夫人听了,有些黯然失神,摇了摇头,说道:“你弟弟在你走后,没多久就投到寺庙去了!”
  
  “投到寺庙,难道剃发为僧吗?”
  
  陈有德有些伤感,因为在唐朝的时候,佛教还没有和本地文化完全融合。
  
  通常只有为了逃避惩罚,商贩为了逃避赋税,才跑到寺庙剃发为僧的。
  
  所谓的看破红尘,其实并不多见。
  
  “不是,他是受到妖僧的蛊惑,到寺庙里做事。一天到晚摆弄泥塑木雕。”
  
  “原来如此,可我们那里十里八乡的没有什么大寺庙!”
  
  在此之前的历朝历代,已经有两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。
  
  第一次是在北魏太武帝时期,主要原因是这个封建皇帝,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地位,再加上当时寺庙积累了大量的财产,已经严重威胁到政府的财政收入,就开始灭佛运动。
  
  第二次是在北周武帝时期,灭佛运动的主要起因也和北魏太武帝差不多。
  
  他们都通过尊崇儒家,偏袒道教,来维护封建社会的正统地位。
  
  “当然没啥大寺庙,也就在京城长安附近,据说还是间很大的寺庙。”
  
  “难道是华严寺吗?”
  
  陈有德之所以说华严寺,这是因为该寺在长安周边是最有影响力的。
  
  而且,经过了几百上千年的积淀。
  
  无论朝代如何变迁,寺庙仍然是香火鼎盛。
  
  因为,这些寺庙距离都城长安不远,长安城里的红男绿女们,通常借着上香的机会,就能实现偷偷私会的愿望,以解自己相思之苦。
  
  “如果在这里面混口饭吃,倒也没什么。他在里面,我听说也……”
  
  张大娘话中有话,也许担心自己作为乳娘,曾经的养子已是官场中人。
  
  和自己这个普通老百姓的想法,肯定是不一样的。
  
  “是吧,木工活?”
  
  “是!”
  
  “他只能靠手艺吃饭,我想他应该不会干别的事!”
  
  看来,陈有德对他这个兄弟能干什么,并不会有更多想法。
  
  在寺庙里干这个手艺,肯定过得比其他地方要好一些,因为官府在这方面的投入都是很舍得的。
  
  那些泥塑木雕需要修修补补的很正常,他这倒也算得上是有用武之地的。
  
  “你有所不知,他有时被迫做一些不愿意做的事。”
  
  “什么事?”
  
  “就是帮那些和尚养妾!”
  
  “养妾?这是几个意思?”
  
  尽管已经有了思想准备,但是陈有德对这事还是感到有些意外。
  
  他这种封建士大夫,是无法接受这种事情的。
  
  用时髦的话讲,就是和尚养妾有违背社会公德的嫌疑。
  
  “难道,那些和尚自己不养,还要他帮忙,花钱养?”
  
  “是,花钱养!”
  
  “只可惜,当年灭佛,没把他们全给灭了,这些人真是很可恶!”
  
  这些和尚可真是铁公鸡一毛不拔,当然他们头上也没毛了。
  
  “灭佛,老身我听说过,但还有很多留下来了。”
  
  尽管张大娘目不识丁,可她也是历史的见证者。
  
  过去几十年的大事,只要存活在世都是记得的。
  
  陈有德作为读书人,对于之前的灭佛也知道一点。
  
  毕竟,他不是个死读书的人。
  
  因为,从东汉佛教东兴以来,有很多人就加入了寺庙。
  
  男的削发为僧,女的削发为尼。
  
  有的甚至什么都没改变,就声称自己是佛家弟子。
  
  这些人一天到晚不用劳动,也不交纳税款,也不服劳役。
  
  整个国家的财政十分之六七都在寺庙,再加上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信佛。
  
  很多人都不愿从事生产,以至于大片大片农田荒废。
  
  最为严重的是,在国家危难之际,这些吃斋念佛的,居然不肯捐出田产。
  
  以至于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封建统治,最后迫于无奈,实行灭佛运动。
  
  唐朝目前的情势,虽然没到国破家亡的境地。
  
  但是,整个国家的寺庙,又开始渐渐香火鼎盛了。
  
  距此百年后的诗云:
  
  千里莺啼绿映红,水村山郭酒旗风。
  
  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。
  
  陈有德突然明白一个道理,目前所处的困局,和寺庙香火鼎盛也有很大关系。
  
  因为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。
  
  另外就是道教了!
  
  尽管皇帝和天后娘娘都特别信佛,但是日渐兴起的道教势力,对他们也形成了强大的牵制。
  
  道教和佛教,两者之间为了利益,彼此争斗难分高下。
  
  以至于两个教派的人,彼此相见如同见了仇人一般。
  
  好在当今天子姓李,而道教的创始人也刚好姓李。
  
  因此,在彼此之间的争斗之中,道教有时,甚至还会处于上风。
  
  当然,这是其次的。
  
  关键是道教的炼丹家们,还会通过炼丹,做些好事。
  
  他们也会创制些丹药,为老百姓治病。
  
  尽管有时,也可能会故弄玄虚,给统治者提供些灵丹妙药。
  
  不过,可惜的是,太宗皇帝就是吃了道士提供的丹药,而呜呼哀哉的。
  
  所以,天后娘娘目前已经有了一点转向的意思。
  
  她决定要抑制道教,扶持佛教。
  
  因为,天后娘娘曾经有过削发为尼的经历。
  
  自从重新掌握朝政之后,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,也为了她以后当皇帝,又必须要打压和李唐皇室有关的势力。
  
  她有意无意地想扶持佛教,而抑制道教。
  
  不过,目前的苗头还不是很明显。
  
  也许,有一天会急剧爆发的。
  
  “大娘,你受苦了。从今往后,你这酒肆就不要开了。你跟我到县城去享福。我现在是陈仓县县令!”
  
  “陈仓县县令?”
  
  “出门在外,都是前呼后拥的。尽管场面并不是很大,但是给您养老送终,应该是没问题的。”
  
  唐朝时期有很多清官,在太宗皇帝时期,有一位丞相连住的地方都没有。
  
  只能住在驿馆里,每个月支出捉襟见肘。
  
  以至于皇帝实在是看不下去了,就在长安城内给他购置了房产,这才解决住的问题。
  
  由此可见,封建士大夫的说法,不一定是贬义的。
  
  张大娘一听,高兴地点点头,眼泪掉了下来,说道:“这真是太好了,你跟我亲生儿子没啥区别!”
  
  “是,就是您的亲生儿子。”
  
  “不,比我亲儿子还亲!”
  
  一方面是浓浓的母爱,另一方面是报恩心切,两个人之间这么说,也就毫不奇怪了。
  
  “对了,我好奇怪,您怎么会把酒肆,开在这荒郊野外呢?再说,这附近并没什么人?”
  
  这种需要人气的饭馆酒楼,通常选址是非常重要的,即使是在古代也是如此。
  
  如果地方没选对,哪怕装修再豪华,哪怕服务再好,最后也会亏得一塌糊涂的。
  
  除非,有其他难以告人的秘密。
  
  张大娘一听,叹了一口气,说道“老身我这也是没办法。”
  
  “没办法,这怎么可能?难道有人强迫你不成?”
  
  “是,我那不争气的儿子,所在寺庙方丈所逼的!”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和离后,神医王妃野翻全京城 十八道金牌追令,开局混沌道体! 越界心动 Apop之我在首尔当外教 NBA:开局满级力量,库里被我惊呆了 娇软美人在末世封神了 龙族:从西游记归来的路明非 赘婿出山 泥泞 股神传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