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调小说

字:
关灯 护眼
情调小说 > 不宋 > 377.振兴计划

377.振兴计划

377.振兴计划 (第1/2页)

所谓走出去,便是主动贩货到海外。
  
  对此,宋朝一直是持鼓励态度的,所以私人海外贸易日益兴盛。
  
  特别是南渡后,大规模航海贸易盛极一时,出海贩利成为沿海地区的普遍现象,许多人世代相袭以此为业,海商阶层应运而生。
  
  从东亚、东南亚、印度半岛、波斯湾乃至非洲东海岸,到处都有宋朝商人和水手的足迹,最终取代了大食商人在印度洋和东南亚的海上优势。
  
  可惜这迅猛发展的势头却在五十年前被突然打断,由盛转衰。
  
  那是开禧年间,权臣韩侂胄主导了一次对金北伐,可一来准备不周全,二来拖后腿的人太多,所以结果只能黯然收场。
  
  老韩自己丢了性命,脑袋被砍下来送去金国赔礼,这还不算,惨败之后要与金国重修和约,就得满足对方更加不平等的要求。
  
  原本宋金两国皇帝是侄叔相称,这回金国就要涨涨辈分,改成了侄伯关系,岁币由之前每年银绢各二十万两匹统一增加到三十万,另外还要给金国三百万两银子的赔款。
  
  这一下,加上战争消耗,使得宋朝本来还过得去的财政变得拮据起来,不得不开始加重赋税。
  
  而后面掌权的史弥远那是卖国有数,治政无方,宁宗朝前期比较廉洁的吏治从此开始败坏,贪污腐败之风大盛。
  
  于是,海商不但要承受更加沉重的赋税,还要被官吏巧取豪夺,海外贸易变得无利可图。
  
  以此时使用最多的两千料海船为例,它的载重大约是二十万斤左右,但不可能全部装货,起码有一半要留给船员商人及他们的生活物资,剩下一半才能装货。
  
  宋朝出口的货物多达数百种,其中性价比最高,最为有利可图的商品应该是铜钱,一贯铜钱大约六斤,即便全部装铜钱也就一万五六千贯,以此类推便是装其他出口货物,价值也就差不多是万贯左右。
  
  回航之时,如果装的是一船乳香,大约价值二三十万贯,但那要去大食,而大多数宋商为降低风险,只是到东南亚诸国,带回来的货物大约价值六到八万贯。
  
  一来一回的毛利润最少也有六七倍,这买卖自然十分诱人。
  
  正常时候,将所有方式合计在内,宋朝官府一般是抽取十分之三,算下来就是两万多贯,再减去运费成本,货物成本,海商还有四万贯利润。
  
  在这样的情况下,人们从事海外贸易的积极性高涨,踊跃出海。
  
  可是当税赋加重到一半,再有官吏的侵夺敲诈,又有蒲家这样的大商贾操纵市场,那海商的利润就要降低到两万贯以下了。
  
  看起来还有得赚,然而很多中小海商是靠借贷来筹措本钱的,此时民间借贷利息通常都是一倍,那这不到两万贯填进去还能剩多少?
  
  一不小心,怕是连裤衩子都要赔进去,因此海商大量破产,越来越少有船出海了。
  
  当然,若是自有资金还是有赚头的,可要是有这钱直接放贷不是更香吗?
  
  也有些人能规避官吏的勒索和大商贾的盘剥,这种毕竟是少数。
  
  并且,宋代出口货物虽然不用交税,但必须在官府登记,领到‘公凭’,这意味着带回了货物还得到官府报道,也就基本无法利用走私牟利。
  
  反倒是蕃商不受束缚,比如蒲家明明在大宋生活,甚至还做了宋朝的官,却依旧还是蕃商待遇,搞起走私那是如鱼得水。
  
  眼下来说,赵孟启即将改革市舶司制度,那这种颓势渐渐也会得到改观,只是他哪里愿意等。
  
  “再有一两个月,便是东北季风,时不我待啊。”
  
  听到这句话,在场不少人都下意识地点点头。
  
  帆船时代,航海对气候依赖程度很高,海贸活动的季节性极强,而冬季这三四个月的风向和洋流都有利于往南洋行船,等开春后就开始转为西南季风,恰好回航。
  
  泉州这些士绅豪商怎会不知道这个规律,不过他们都不是轻易冒险的性子,通常都是把火候看老了才会付诸行动,暂时是没有出海的打算。
  
  而且在他们想来,燕王多半是要仿效东海贸易公司,建立一个南洋贸易之类的公司,那自家看着情况买点股票就好,收益不算最理想,但风险也小了很多。
  
  正如此想着,却听燕王继续说,“孤的精力主要得放在平叛和流求事上,因此在海贸上不想参合太多,准备放手给民间,说简单点就是,孤负责把政策弄好,把吏治管好,再给你们提供一些支持,生意由你们自家去做,只要回来后照章纳税,赚多赚少看各家本事。”
  
  放手?
  
  这么一大笔财路,燕王居然不打算拢在手中?
  
  在场众人都惊讶了,都开始猜测起其中原由。
  
  其实真实原因是,一来赵孟启确实没那么多精力,而且也没有足够的人手去弄什么南洋公司。
  
  二来南洋路途更远,范围更大,几十个小国,情况可比倭国高丽复杂多了,搞垄断不合适。
  
  三来海贸本就是泉州的支柱,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基础,把这些力量都发动起来更能缩短恢复繁荣的时间。
  
  四呢,赵孟启对南洋那些小国有不少想法,许多行动不好带上宋朝官方名义……
  
  一众士绅想来想去,多少能猜到一些,尤其是第二三条,倒是有点佩服燕王的理性。
  
  随即陈祉便代表大家问道,“老朽有心响应殿下的举措,可这出海也不是说弄就能弄的,要有能远洋的海船,经验丰富的篙师水手,筹措货物也要资金和时间,海上也不安靖,天灾且不说,碰到只能算命不好,可游荡在南海的海寇如过江之鲫,这难为之处实在有点多啊。”
  
  赵孟启摸着下巴,“活人哪能被尿憋死,陈老说的这些问题并非没有解决之道,首先,孤这次俘获蒲家及其他逆贼的船只有近两百,其中能远洋的有六七十艘,孤打算将其中大部分都低价转卖了。”
  
  此时新造一艘两千料海船大约要五六千贯,费用不低却还好说,而需要大约一万工,也就是一百名工匠要一百天才能造出来,实际上还会延长一些,等造出来肯定是错过了季风。
  
  赵孟启自己也需要船,但他想要的是更偏向于军事用途,因此不如将俘获的商船变现,然后打造新船。
  
  “至于篙师水手嘛,想来你们肯定有法子招募的,孤也会从俘虏中适当放出一些。”
  
  “货物方面,福州可以提供一部分,泉州本地也能组织出许多,另外孤再知会广东安抚使冯梦得,让他在广州组织一批,如此应该可以满足所需,资金也不用担心,过几天皇家银行也将随后续大军到达,只要提供质押物皆可贷款,利息最多不超过三分。”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和离后,神医王妃野翻全京城 十八道金牌追令,开局混沌道体! 越界心动 Apop之我在首尔当外教 NBA:开局满级力量,库里被我惊呆了 娇软美人在末世封神了 龙族:从西游记归来的路明非 赘婿出山 泥泞 股神传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