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调小说

字:
关灯 护眼
情调小说 > 不宋 > 277.清平乐

277.清平乐

277.清平乐 (第1/2页)

赵孟启也是看得眼都不舍得眨。
  
  男人至死是少年,何况他如今是真少年。
  
  这运动与美色结合在一起,吸引力顿时提升了不知道多少个档次,难怪女相扑也那么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。
  
  深度建议后世某足也如此学习后转型,比吃海参有用多了。
  
  而且白打玩的是花样和技巧,压根不需要球门,正好再合适不过了,反正他们不怎么会射门,射也是射自己家的。
  
  当然,关键还是要把所有球员换掉,换成姬霓这样的美女就好。
  
  说起来,后世全世界都公认足球起源于华夏,《战国策》和《史记》是最早记录蹴鞠的文献典籍。
  
  战国策的编订者乃是西汉时的刘向,他在《别录》中写道,「蹴鞠,黄帝所造,本兵势也,或云起于战国,古人蹋蹴以为戏。」
  
  说明蹴鞠一开始是军中训练项目,汉朝人更是把蹴鞠视为「治国习武」之道,不仅在军队中广泛展开,「所以练武士,知有材也」,而且在宫廷贵族中普遍流行。
  
  后来或许是因为「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」,「以和为贵」及「中庸」思想开始成为核心,人们开始推崇谦谦君子的温文尔雅,鄙薄孔武之士的争强好胜。
  
  在整个社会背景的影响下,蹴鞠由对抗性比赛逐步演变为表演性竞技。
  
  尤其是到了宋代,表演性成分的比重日益上升,在此时两者大约是各占一半。
  
  这其实也还好,起码算是全民运动,百姓可以根据条件和爱好,各取所需。
  
  但是崖山之后,汉家沉沦,血性完全被压制和阉割,连菜刀都要几家共用,蹴鞠就彻底沦为丧志玩物,和歌舞一样,成为饮宴之时的伎艺,被伎女用于娱客,说是Yin乐之戏也不为过。
  
  因此,洪武帝驱逐鞑虏建立大明之后,下严旨,在军中禁止这一本是源起于军中的「游戏」,莫名有种讽刺感。
  
  虽然民间还在带球玩球,只是日渐衰减,到了满清时甚至连泡都不冒了。
  
  蹴鞠传到海外后,变成了足球,并越发兴盛,等华夏开始复兴时,又传了回来。
  
  哪知道,某些人居然硬生生把这运动玩成了耻辱,成了全世界的笑柄,真是丢先人的脸。
  
  这球,与其在这帮臭脚下,还真不如在伎女怀中有用!
  
  起码眼下来说,让这在场的人们都感受的了快乐。
  
  或许是宋人确实热爱蹴鞠,也或许是姬霓这跳唱玩球让人耳目一新,反正全场掌声不断,喝彩不停。
  
  而五位评判也不负众望的对姬霓给出了五上的评价,让她稳进前三。
  
  姬霓无比欢喜,带着三个球,向台下不断鞠躬致谢,良久才退下台去。
  
  这时,本该轮到严冉儿表演了,但她却说自己突然有些不舒服,请求休息一下,由唐安安先表演。
  
  其实这次序也没太大关系,因此五名评判商议后,允准了严冉儿的请求。
  
  唐安安约莫猜到严冉儿在耍心计,可能是过于自信,她并没有表示反对。
  
  在观众期待的目光中,她再次登上舞台,依然清雅,依然飘飘欲仙,即便还没开口,就激起台下的欢呼。
  
  正在全场人猜测她要表演何种才艺时,一众小厮扛着物件上台布置。
  
  也不复杂,一张书案,上面陈设文房四宝。
  
  一个近丈高的木架,然后挂上一张展开的白绫,这白绫长一丈五,高八尺,却只有上面两角固定在木架挂钩上,微风一吹,便飘荡不止。
  
  这有些怪异的场景,引得观众议论纷纷。
  
  「唐行首这是要干嘛?」
  
  「难不成,她要演书?」
  
  「呃,你的意思是,她要在这白绫上书写?」
  
  「这怎么可能,那白绫只是挂着,风吹就飘很难着力,如何能写字?」
  
  「我观唐行首惊若天人,有点绝技也很正常嘛。」
  
  「收声!唐行首要动了……」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和离后,神医王妃野翻全京城 十八道金牌追令,开局混沌道体! 越界心动 Apop之我在首尔当外教 NBA:开局满级力量,库里被我惊呆了 娇软美人在末世封神了 龙族:从西游记归来的路明非 赘婿出山 泥泞 股神传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