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调小说

字:
关灯 护眼
情调小说 > 不宋 > 137.天工院

137.天工院

137.天工院 (第1/2页)

临安城里的风雨,没有影响到燕王府里的赵孟启。
  
  随着被他从各个衙署收罗的工匠被送来来,赵孟启就渐渐进入了发明家模式。
  
  第一个着手的自然是马车车体的制造,既然是为了制造成奢侈品,那显然是四轮马车要比较逼格高上档次了。
  
  可能说到马车,后世大多数人的印象中,就是欧洲用四轮,华夏古代用两轮,反正电视剧上都这么演的。
  
  从直观的感觉来看,四轮似乎要比两轮先进,那为什么华夏就没有普及四轮马车呢?
  
  是技术不如西方吗?答案显然不是。
  
  早在春秋时,华夏的马车结构就相当复杂完备了,有车轴,有车毂,车轴车毂之间有滑动轴承,滑动轴承分两层,一曰釭,“釭:车毂中铁”,相当于轴瓦,一曰锏,“锏:间也,间釭、轴之间,使不相摩也。”
  
  简单的说,就是车轮和车轴并不是硬连接的,可以做到一个轮子转,另一个轮子不转,便于转向。
  
  用这样技术做出来的四轮车,虽然没有加了转向架的那么灵活,但也算足够使用了。
  
  总的来说,四轮马车华夏古代有,在宋代也不算少见,但和早期各文明一样,没能成为主流交通工具。
  
  原因是路况水平不够和减震技术不行限制了客运发展,地理复杂、畜牧规模不足等原因,又限制了四轮马车的货运发展。
  
  但是作为奢侈品,需要太过在意这些么?
  
  赵孟启现在需要的是解决减震问题,提高转向灵活性,使乘坐更加舒适,并且极尽奢华。
  
  减震嘛,自然使用悬挂底盘,在车轴与车驾之间,利用有弹性的结构连接起来,这个并不难,开始可以用做弓弩的材料,以后则可以用软钢。
  
  还有转向架也并不复杂,不过就是加一个副车架而已,即便用作立轴的材料相对容易坏,只要设计成好更换就行,问题也不大。
  
  一连五天,赵孟启都和这些老工匠们厮混在一起,不但一同完善马车的设计,还将提纯食盐,蒸馏酒精,制作香皂,水泥,焦煤,改进钢铁生产等等这些,他大概知道个一知半解的东西,还有一些科学常识,灌输给工匠们,让他们试验研究。
  
  许多技术其实并没有太超越时代,有些甚至是只要捅破一层窗户纸就可以做到的,或者对现有技术进行归纳整理。
  
  这些老工匠们可以算得上是大宋最厉害的工科人员了,只要赵孟启给了方向和概念,以及对比试验的方法,再不惜投入资金和支持,剩下就是时间问题了。
  
  简单的说,就是用钱砸,向着在后世已经证实可行的方向上不停试验,总会出成果的。
  
  这可比仅仅凭他一个穿越者绞尽脑汁研究,要靠谱多了,他所要做的,就是时不时跟进一下,纠正偏离的路线就行。
  
  最后,赵孟启对这近三百多名工匠开始画大饼。
  
  “在天工院还没建好之前,你们就先在王府里研究,待遇什么的,你们这几天也看到了,每餐有肉是基本的,薪酬你们应该也是满意的。”
  
  天工院就是赵孟启准备建立的技术研究院,地方就在燕王府南边一里外,再过几日也能动工开建了。
  
  一帮老头听赵孟启说完,一个个都激动起来,甚至有几个已经开始热泪盈眶了。
  
  “殿下仁比天高,对老朽等实在恩赐太重,吃穿用度都往好的给,咱这活了一辈子,从来也没敢想过享这样的福,这日子就算是只过一天便立刻死去都值得了,何况殿下还打算以后都如此,老朽这,这嘴笨,不知道该怎么说话,反正就是拼了命,也要完成殿下的交待。”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和离后,神医王妃野翻全京城 十八道金牌追令,开局混沌道体! 越界心动 Apop之我在首尔当外教 NBA:开局满级力量,库里被我惊呆了 娇软美人在末世封神了 龙族:从西游记归来的路明非 赘婿出山 泥泞 股神传奇